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再論艾葉綠 以及帶綠色的印石

 去年寫了一次這個題目
最近又看了一些印石,也讀了一些文章
或許有一些新想法
幾個疑問
自然界石頭中 到底是那些成分會形成綠色?

翡翠 和田碧玉 青玉等 玉類是哪一成分形成綠色?

印石裡又是如何有綠色 藍色
藍色加黃色 變綠色嗎?

鐵的氧化物有幾總顏色?
銅綠?
鉻綠?
綠系列印石中發綠色的金屬離子都一樣元素嗎?

田黃大家都知道是酸性水中鐵離子滲入
雞血石大家都知道是硫化汞的紅
綠的原因如果是兩價鐵離子 三價鐵是黃色。
瓷器燒還原焰時 鐵成分變成兩價 偏藍綠
燒氧化焰則變黃
艾葉綠到底是哪一種綠,當然影響到其色之演變。
寿山石的化学成分
寿山石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12O3、FeO、Fe2O3 、TiO2,还有少量CaO、MgO、K2O、Na2O,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Mo、Zn、Cu、Cr、Ni、Co、V、Sn、Pb、Sc等。其中铁的含量多少对其颜色的深浅起决定性作用。
叶蜡石的化学式为Al2(Si4O16(OH)2,迪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的化学式Al4(Si4O10)(OH)8;伊利石的化学式为Al2(Si4O16)(OH)2。
參考 http://www.s-gem.com/?p=393






綠系列的老印石 總整理

花了一年時間 對於綠色系列的老印石 總算摸出一點頭緒

先說顏色
分 墨綠  深綠 翡翠綠 黃綠(艾綠) 淺黃稍綠

再說石質

田石級 坑頭級 水坑級 山坑級 類芙蓉級 粗石級
(這裏用哪一級士因為沒有產地資訊 只好比較其他壽山石或田石 )

這是置放六個月之後觀察石表面乾燥情形 以及透渡 顆粒 粉度 潤度 等 的結論
綠田與艾綠
1-  頂級的 田石級翡翠綠  有 極少 二十世紀早期還有 稱為綠田
 綠田

 2-  次一級  坑頭水坑級 晶凍 黃綠帶金絲 色稍淺 透 潤清風蘭石齋主人 The master of the breeze orchid and stone room

 汪士慎  甘泉山人 艾葉綠晶凍 自新 The best and rarest soap stone ever, first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3-1 再次一級 翡翠綠 深淺不一  半透  細緻 坑頭到水坑級
 艾葉綠凍石 或 綠田   為何明人認為壽山石 以綠色為第一  沒看過就難理解

3-2 同上 但為黃綠色系艾綠-秋耀金華筆筒 明代 福建 壽山 艾綠石 吳山所用 印章款  500年前的東西

 -物常聚于所好-錢式  綠田 具格與蘿蔔絲紋
 3-3 稍粉稍偏藍
 卷起千堆雪    鞠履厚 ,字坤皋,號樵霞,又號一草主人 18世紀
以上1-3 基本上 通透性 質地 色均勻 較佳

4-部分透 但是 雜質多混色 混質 墨綠 黃綠粗或細
趙穆-茶熟香溫且自看  墨綠田石

5微透黃綠交錯 艾綠
 宿世良友-汪洛年  艾葉綠 ?綠田 (墨綠)偏黃

6現代丹東石 深綠偏黃 深黑粗 粒 不潤

至於哪裏出產除了綠田之外 恐怕是要找到產地
看起來確實是多來源
除了田石上游諸山 應該有些偏芙蓉方向來源
有些屬昌化 青田 丹東 系列 應該慢慢可以分出
然而 最重要的還是整體的文化藝術收藏價值



最近又出了一個神祕的西安綠
到底是哪裡產的
有人說是壽山 故佈疑陣 說是西安 或河南
還是染色?
 艾草 艾葉綠 艾背綠 艾綠凍 艾綠石 到底是石麼

缶款-禪字印-艾背綠 , 吳昌碩 缶盧 老缶  ,艾葉綠中偏正綠有白點線者稱艾背綠
sealgr (2)


網路上有些看來如此
有些又像是 真的
待多一些樣本再談
 102-2-27 補:
艾綠凍-高遠-潘玉茂 拷貝1
從上圖
可知 真正的艾葉綠凍石
應該是高山系的天藍凍發色應該是其中的二價鐵離子。
在地層改變中自然掉落的天藍凍獨石 歷經類似田黃的過程,滾落在溪底,被撿拾出來就是古代所說的艾葉綠石,比例少 質地 或達田石友籮菠絲紋 或水坑級,浸泡酸性的溪水中,質地好的通透,侵入的黃色三價鐵少,就是古人稱第一的艾葉綠。
質地差的,雜質多 加上浸潤溪中侵入黃色多而且放久之後 鐵又氧化,因此會變成墨綠色。
基本上因為天藍凍本來就少 因此量少
質地也分成高山系 及芙蓉一系 這在老印章裡面可以區分。
如果藍色濃一點 浸潤黃色久一點 就成如翡翠色的艾葉綠 這時看是掘性獨石還是所謂西安綠的山石。
類似的道理 可能其他地方也有 但是好壞還是回到質地與雜質多寡。
基本上與田黃比 有一點差別 就是好質地的少 質地不夠好的顏色會變成墨黑 田裡少見 大多是在溪底獨石,撿完就沒了,埋到田裡久的都歸入黑或灰田了 少數變成綠田。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老印章收藏的問題

老印章收藏的問題

市面上經常看到一堆的老印章擺在攤上店裡 任人挑選
絕大多數是便宜的外省 外國印石 作假的 ,印文 印款 印石 印紐沒有一樣稱得上入流的。
然而也有發現一些 印石質佳 印紐工細緻 印文也不錯 可是到了印款就有問題了。
從整理自己家中先人的遺印中發現
 結不盡墨緣 無款自刻自用章 以南 黑田 薄意

 家近屯山積雪峰  洪以南 篆並刻 干黃 薄意 印鈕 二十世紀早期

19-20世紀的文人甚至更早的文人
有許多人會因為好玩 自己買印石 刻點文字 自娛 因為本行是書畫家 或當官 或不缺用
因此也不是要賣 要送人 也就沒有落款了
也有專門刻印的人 留一些自己滿意的印章 閒章 或字號名章
不落款 因為印文就說明一切了

明月前身-月尾紫-天祿紐
 非常漂亮的月尾紫 邊款很好的隸書 保存很好的老東西呢?
 還是新的?
要造假也太辛苦了


 這些印章在歷經變革之後 經過幾手 不但無可考 而且出現 添加物
有的被磨短再利用 這點看高度可以推測
有的被加了款
這種被別人加刻邊款的 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朋友 弟子 不忍失散而代為標記
一種就是商人或藏家出脫時
 為了賣高價錢而自行刻邊款
這種狀況相當程度挑戰著有興趣收藏老印章的人
更何況也有一些完全正確的東西 混在一起
增添許多 挑戰與樂趣
真的當然買 不清楚的 怎麼辦
?

當然 真正行家有印譜的收藏來比對
然而就如今日有人收了一堆假古瓷 印目錄行騙一樣
也有印譜收假的問題
一般查得到的資訊相當有限
買到正確的 好像中了獎
買到邊款有問題的 真的那麼糟嗎?
感謝這些歷代的行家 讓今天我們有這麼多辨識的樂趣

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 前人心血結晶 卻因歷史動盪而遭逢 毒手變造的老印章?

我以為只要印石 印紐 印文有可取者 皆可低價收藏 慢慢考證
 當作樂趣吧 或許令有一番樂趣

由於新的歷史資料會慢慢出現 或許現在認為不好的受變造的老印章 被證明是好東西那麼努力就有收穫了
趙之謙-心有靈犀

也唯有這樣的態度 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入 這個領域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