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宋瓷之美

一個定窯碗,前幾天,在紐約,拍賣出200萬美元的高價。
這是一個訊息
中國新的收藏家 將被大骨董商與拍賣公司
將收藏方向引導到存量不多的傳世宋瓷
出土定窯瓷相當多 但是高檔的並不多
相對於汝窯 定窯燒造久遠,一般人認知或找到的資料較片面。加上仿製較容易,二十年前 建國骨董店一進門,幾十件精緻定窯瓷器就擺在那裏
假似真時 真亦假
一些古董商 手中的真定窯器 進入低潮
故宮 鴻禧的收藏 大概就被當成標準
沒有的東西 也不太有人敢買
定窯梅瓶
其實 喜歡收藏中國瓷器 不能缺席 宋瓷
一旦喜歡宋瓷 明清瓷器 變得俗不可耐
 定窯碗 Ding ware bowl, Northern Song dynasty
這個碗是近二十年前收藏 當時只知道是舊的 因為與書上定瓷特徵不甚符合
直到今日資料豐富了 才知道 原來這才是北宋早期 精緻的商品定瓷碗
 定窯印花-殘  定窯印花技術極佳 圖案也很別緻美麗 美麗的釉色, Ding ware,Song dynasty
 ding-plate 定窯 白瓷 劃花 葵口盤
 定窯-劃花-瓶-半梅瓶--北宋末期



釉面極佳印花的樣本
綠定(或淄博) 盤 Green glaze, Ding ware
少見的綠釉盤 定 或淄博
定窯-渣斗 Ding ware,
柿紅到黑的色釉定器
北宋-刻牡丹紋-瓶 Ding ware vase,
精緻定瓷 早期
Ding ware, Tripod censer,Northern Song Dynasty, 北宋 定窯 璇紋三足爐
北宋 汝窯有相同外型
 ru ware 汝窯(?張公巷)  硯台 汝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一 比起筆舔筆洗 或吃飯傢伙 高雅多了 宋硯特色
北宋 北方精緻青瓷 汝系列 比較傾向 張公巷 窯
金-鈞窯   Jun ware -三足爐 tripod incense burner,censer ,Jin dynasty
到北宋末期金朝時 北方窯 包括汝窯也生產所謂澱青釉瓷 以前都稱為鈞窯
其實風格器型有別
 五代 鈞窯 柴窯?  Jun ware , ? dynasty , court style五代 鈞窯 柴窯? bottom of the box, 8 spur marks ,  Jun ware
汝窯窯址這類瓷器的碎片與汝瓷碎片是混在一起的
 耀州印花盤
耀州位處西方 最早受中亞風格影響

北宋登封窯珍珠地鹿銜靈芝水注
磁州窯 是民用瓷的總稱 以風格區分
Dinwarescraffiato (8)
金朝 定窯風格的轉化
當陽峪窯    宋 缽 佛器  大可容三斗 Dangyang yu Kiln
當陽峪窯
northern-black-glaze-bowl
河南黑釉碗
宋龍泉蓮瓣小-碗
宋龍泉
龍泉官窯
南宋黑胎龍泉 官窯級
-box-1-影青雙魚洗  Song,景德鎮 的東西記得透光看一下 帶橘紅 到淺黃 與純白意義不一樣
南宋影青
宋瓷是華夏歷史文化工業藝術發展的尖峰時期 各地窯場在政府重視工商的政策下 自由發揮創意揉和中亞工藝藝術 開創出的新頁
以前因為封閉管制 這一段時間的資訊相對封閉
隨著中國政府近年對歷史文化工藝發展史的研究也開始開花
預期國際上對宋瓷將有另一波高潮。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詩 閒章 篆刻藝術

詩 閒章 篆刻藝術
傳統的讀書人,不精於作詩也要能引用古詩。
作為讀書人,寫點書法,畫點甚麼,或者欣賞書畫,總要有幾顆印章,其中總有閒章。
閒章無論是邊款,或是印文,總有一些文字與詩詞相關。
手頭上有收藏一些先人遺留下來的閒章,也有因緣際會收藏的老印章,其中與詩有關的收集整理下來,也蠻有趣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 潘伯寅
文采風流 馮康侯 艾葉綠凍
卷起千堆雪 seal ,18th century China. 艾葉綠凍 靈芝印鈕 一草主人
汪士慎  甘泉山人 艾葉綠晶凍 自新 The best and rarest soap stone ever, first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清風-普陀(南海)觀音 造型 ,青田 封門 凍石  A  Guanyin seal of "clear breeze". 18th century.
艾葉綠 趙古泥  " 豈為功名始讀書"
小窗夜雨-尹桑-  1918
談閒飛白酒半潮紅-趙之謙 將軍洞老芙蓉石鈕 Chatting Writing (poem and calligraphy) in the middle of a wine party (drinking wine and flushing)
个園 黃至筠 乚(印) 寫我胸中逸氣耳  語出元四 家之一   倪雲林 Seal , Ching period. 18-19th century 雞血石 皮血
田黃 應龍印 文鼎   擬 汪泓 印  白居易 不將恩愛子,更種悲憂根。
--潘西鳳-芙蓉石閒章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何昆玉  白髮多時 故人少
楚橋作 無限江山   桃花凍石   borderless river and mountains : the king is sad about being taken away from his land under strong force and wonder if he could ever return to his homeland
一生心事在書題-陳克恕
郭蘭枝 仿漢  AN IMMITATION OF HAN DYNASTY SEAL AND CALLIGRAPHY BY GUO LAN-TZU,
杏華春雨 丁輔之
趙穆-茶熟香溫且自看  墨綠田石
篆刻  徽派 興會神到   金榜 金輔之 乾隆狀元的自刻印
趙之謙-心有靈犀
壯志逐年衰  紅田 寺坪田 天祿紐 陳均 嘉慶 舉人
杏花春雨 -陳半丁  新中國成立到文革間之作品1950-1970
楊龍石-    抱琴臥花  款 石公作。布袋和尚 印鈕清中期人物雕刻風格

壽山天藍凍-桂生 印紐 薄意 福州 西門派 ?
喜歡作詩的人 如有自得之妙句 刻成印章也不失是一種保存 傳播的方式。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壽山石的特點與收藏


壽山石的特點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豐富,不同的石種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特徵。
雖說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擺在一起,就是行家也會眼花繚亂,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外省石 山坑水坑再加上造假技術,使壽山石的鑒別更加復雜。  
培養壽山石的鑒別能力,不是一蹴可及。一兩年的歷練是免不了的。主要渠道:一 各種介紹壽山石雕的書籍應多閱讀,二 多與實物比較;三要 多看實品,多看壽山石雕的展示與博物館 骨董店,多逛壽山石雕市場;三 要交流切,找經驗多者學習請教;四 要追求精品但是也要建立自己的樣品庫,隨時比較觀察。五了解市場 長短線變化,有機會盡可能收藏精品。
鑒別壽山石的方法,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是外形,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 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
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 「晶」、「凍」多出於此。  
二是色彩,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三是質感,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四是肌理,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卜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
  
  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壽山石雕鑒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 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做近期、遠期收益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 (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綜合評價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一做舊判斷。石雕是真實的,為了提高收藏價值,賣家故意對石雕表面做老化處理,弄得老氣些。
二 作偽判斷。仿刻古人和現代名 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是藏家必須注意的。
三 作色判 斷。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著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 睛,甚至有些鑒定機構也被蒙蔽。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艷,感覺發愣。  
四 另外還要注意其他相關地域石與壽山石的區別,這也是讓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例如壽山高山凍石與青海凍石的區別,壽山高山凍石目測質地堅亮,常有小的黑 點(稱黑針)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墜手(因其密度大的緣故);青海凍石目測質地松暗,常有白色棉絮狀紋理和煙色絮狀紋存在半 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澀滯,手感略粗糙(相對),手掂感發輕(因其密度小的緣故)。  
五壽山月尾綠石與丹東綠凍石的區別:壽山月尾綠石質地細膩,常有裂紋;丹東綠凍石質地緊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澤鮮艷,手感滑快。 
壽山田黃石和巴林福黃石、河南黃凍石的區別:壽山田黃石有石皮,有細細的蘿卜紋,溫潤,肌理潔淨,玲瓏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溫、潤、膩、凝、細、 潔);巴林福黃石無石皮,沒有蘿卜紋,溫潤不足,肌理潔淨,微透明,靈度(堅亮感覺)高,也是收藏的熱點,好的福黃石市場也不多見。河南黃凍石是近些年出 現在市場上的,常被石商當成田黃石或壽山鹿目石出售,沒有石皮,沒有蘿卜紋,大部分不溫潤,透明度高於田黃石,肌理常常有裂紋存在。  
壽山高山朱砂凍與巴林朱砂凍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質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測色彩渾厚,手感滑爽;後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測色彩飄逸,常有色帶,手感滑快等等。

整理自
中華博物
壽山石的鑒真與辨偽
(
佚名 2007.02.09)
當然,一旦對這類軟石產生興趣,收藏也不會只在壽山石。因此旁及青田石 昌化石 巴林石等其他名石也無可避免。
印紐 篆刻 金石百家 歷史更是在整個收藏路線裡無可避免的領域。懂得越多 判斷越準,樂趣更多。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宣德鑪之謎



 宣德爐  寶光 特色 The color spectrum reflected from a Xuende-Lu


2003 年嘉德專場拍賣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31件宣德爐,共拍出1179.2萬元,平均每件38萬元,其中明崇禎沖天耳金片三足爐、清順治沖天耳三足爐分別拍出166.1萬元,掀起了宣爐熱.
-------------------------------------------------------
一、   宣德爐文獻

二、   有趙汝珍《古玩指南》。

三、   1985年臺灣故宮博物院出版《故宮文物月刊》第三十二期, 銅器專家張光遠先生大明宣德爐一文,

四、   介紹宣德爐最主要的三本《宣德鼎彝譜》、《宣德彝器圖譜》、《宣德彝器譜》成書於明代宣德年間,目前所見均為傳 抄本,疑原為一書後經流傳互相傳抄,由於個人喜好不同即分出了不同的版本。

五、   後人藏爐心得,如《沈氏宣爐小志》、《宣爐匯釋》、《古玩指南》等,

六、   臺灣巨光出版社出版、陳慶鴻主編、楊徵祥、黃聖文助編《大明宣德爐總論》 
-------------------------------------------------------- 
 宋徽宗 爐
北宋御官 類汝釉類 Northern Song Guan of Hui-tzong


 279866879_bf502f7ffa_o


 20150915152632103210 拷貝2

 
《宣德鼎彝譜》 (八卷)明呂震撰。
該書是明代宣德年間禮部尚書呂震等人奉旨編輯的一本書,據說在宣德年間,有一位掌管鑄造冶煉的太監,名叫吳誠,他曾與呂震等人一同嵬集 編排此書,上給朝廷,此書並未流傳,後來于謙在正統年間(西元1436-1449年)當禮部祠曹(主祭官)時,才從吳誠那裡得到副本,而文彭又向于謙的 後人借來抄了一份。直到嘉靖年間,這一書才得以在世面上流傳。
《宣德鼎彝譜》第一卷、第二卷為帝王的詔令告示、禮部所呈進的圖譜以及工部議呈所需材料時的 奏摺;
第三卷則記載了工部在申請供給物料時所上呈的一些折疏,以及這兩部在商訂各級地方政府,甚至武學、武成兩殿祭祀時所使用鼎彝的種類名稱;
第四卷是記 載太廟以及宮庭內苑間所使用的種類;
第五卷則記載帝王下旨賞賜給南北二京衙門,或是天下名山勝景以至古跡的一些鼎彝名類,另載有工部鑄造完成,及補鑄完成 時所呈奏摺,以及皇帝所頒的一道褒揚令,亦並陳於卷帙間。
第六、七、卷羅列了各種鼎彝名類,並加以詳細訂釋,舉凡某處的某項祭器是仿自那一個朝代的何種款 式,其實際尺寸規格,卷中都一一加以具體說明。
-------------------------------------------------------------------------------
 《宣德彝器圖譜》(二十卷)明呂震撰,與《宣德鼎彝譜》內容其本相同為另一抄本,末收錄 《四庫》中,內有八十三幀圖,圖後則有各種鼎彝說明。
-----------------------------------------------------------

 《宣 德彝器譜》(三卷)明呂棠撰。該書是明代工部尚書大臣呂棠,接奉聖旨所編排纂集的。
上卷所記載的是所奉聖旨的內容及工部商議後奏請物料的各種奏疏,所需鑄 造爐鼎的黃色清冊,進呈彝器表中乾清宮御用以及分賜給各王府的鼎彝名目;
中卷記載乾清宮、坤甯宮的御用鼎彝,以及分賜給各王府、各嬪妃、和郊祀祭壇以及各 祠廟的鼎彝名目;
下卷則記載分賜給各衙門及佛道二教祠堂的鼎彝,其它款式的補鑄鼎彝也一併記於此卷中。在每卷所載的器名後,分別置有各款的簡略說明,最後 一頁題有兩行小記,共計十七字,司禮監臣張斌頒賜大明鄧玉函抄此書錄
---------------------------------------------------------------------------------------------
 《沈氏宣爐小志》佚名撰,庚午年(1930年)春天。書前有張 壽齡題字:戊辰之冬天,涉園校勘印《宣爐圖譜》既竟,又得《宣爐小志》舊抄本,首尾完善,於考訂宣爐頗獨到之處,且於爐色剖析尤當,不知作者是誰,不知 作者何人,僅於結論有(沈氏子雲),而其名又佚,殊可惜也,今涉園並印附入,他日得悉姓名,再補志之。庚午春張壽齡並志。此文文字雖不長確有自己獨到見 解,並分為九部分(敘爐略旨)、(爐式)、(爐色)、(銅質)、(論新舊)、(論大小)、(火候)、(乳爐)、(結論),是玩爐者自身經驗的一種總結。
-----------------------------------------------------------------------------------
 《宣爐博論》項子京(元汴)撰,原為《宣德鼎彝譜.卷末.宣爐博論》,為宣德鼎彝譜跋文近2千字。
-----------------------------------------------------------------------------

 《宣 爐匯釋》十二卷、仁和.邵銳茗生撰。  各爐,擇其款式特異 者,各為圖說,附之卷尾,續前譜之不詳,啟昔賢所末發,留真此日,重範他年,全書都五萬字,分十二編,名之曰(宣爐匯釋),爬羅雖力,譾陋猶憑,隱器秘 文,恐多弱軼,大雅鴻達,倘有感於聲氣,競輯完書,則此《釋》之印,清當嚆矢,匪惟爐學之光,抑亦銳之幸也。作敘曰。全書共分十二卷,第一篇釋鑄、第二 篇釋鼎彝、第三篇釋耳邊口足、第四篇釋款、第五篇釋色(附聲)、第六篇釋他器、第七篇釋宣厄、第八篇釋仿宣、第九篇釋藏玩、第十篇釋譜錄、第十一篇釋聞 見、第十二篇附錄
---------------------------------------------------------------------。

 《燒燒新語》清吳融撰,32篇、作於乾隆十二年,抄錄于王世襄《錦灰二堆》
--------------------------------------------------------------------
《古玩指南》(宣德爐)趙汝珍撰。第六章宣爐,第一節宣爐概述、第二節宣爐何以必煉、第三節宣爐之仿製、第四節宣爐之偽制。第九章宣德爐譜辨,第十四章雜辨。




 《臺北故宮文物月刊》《大明宣德爐》張光遠著,第三卷第八期198511月。
《臺北故宮文物月刊》《鑒金大明宣德爐》張光遠著,第八卷第一、二期199045日。
《故宮歷代香具圖錄》陳擎光著,臺北故宮博物院19941月出版。
《大明宣德爐總論》陳慶鴻著,巨光出版社19962月出版。
《雙清藏爐》黃光男著,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4月出版。 
《香薰香爐暖爐》林博佑主編,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4月出版。
---------------------------------------------------------------------------------------------------------
二、宣德爐由來
香 爐的出現代表了生活與文化結合,從焚香來驅蚊蟲避穢,發展使用專用爐具,漸發展到爐具上造型爭奇鬥豔 。 在室內 焚香始自戰國或更早,但專為焚香而設計的爐具 至漢代 出現,漢代香爐 最著名的是博山爐,自漢代起歷代均有各式各樣的香爐出來,金、銀、銅、鐵、 瓷、石等等。
  宣德 爐 承此俗,並以作郊壇,太廟及內廷祭祀焚香的禮器為主。自明清以來,不論廟宇及民間古老廳堂供案上,到處卻有大小香爐陳設,使得中國古代的銅器僅剩這唯 一的實際效用了。
宣德爐是明宣宗年間的產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年)號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收到泰國王刺迦靄進貢 來的數萬斤精美的風磨銅。宣宗為改善郊壇、太廟及內廷所陳設的鼎彝祭器,即於三月初下旨,敕令工部及禮部等官員,利用貢銅,鑄造製成鼎彝之事。
-------------------------------------------------------------------------------------------------
三、宣德爐樣式
 由 禮部尚書呂震會同各臣遵旨從《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諸書中所繪的銅器中選出88種,又在宮內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鈞、定等窯瓷器中,選出了樣式 之典雅者29種,共計117種。這其中有鼎、爐、鶴、鬲、簋、甫甚至幾形等器,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這些是鼎彝後來世見以爐為多,所以只稱宣德爐,其 實並非都是爐,也許大多數人根本不知宣爐還包括鼎 鬲、甫等形狀,然而真正值得觀賞收藏的爐,卻只有二、三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鼎爐、彝爐、鬲爐、敦爐、乳爐、缽爐、筒爐等樣式。
 這是因為當時宣爐的鑄制,有用來祭祀祖宗神明,及內府自用、賞賜臣下兩種用途。
祭祀神明的爐,往往因應其奉祀物件 而特殊的形制,雖然款式精巧,卻因為鑄制花樣的繁複及單一用途的性質,而缺乏放諸四海畢准的美感;

至於內府供使及賞賜臣下的爐,樣式都極為單純,反而顯得 自然高妙,呈現出洗練的抽象風格,值得再四玩味。

 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篇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 上置耳或腹部置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最常見的有:1.蚰龍耳 2.雙魚耳 3.朝天耳 4.橋耳爐 5.獅頭爐 6.素園鼎 7.戟耳爐 8.缽盂爐 9.壓經爐 10.竹節爐 11.法盞爐 12.象首爐 13.法桶爐 14.夔龍耳 15.朝冠耳 16.鼓墩爐 17.索耳爐 18橘囊爐 19四方爐 20花式爐。

四、宣德爐數量
按 圖譜記載宣德三年六月由工部侍郎吳邦佐帶領100多名鑄工,開始鑄造。十月初宣宗又禦旨補鑄一批,共歷時五個月,到十一月中旬先後兩批鼎彝便已鑄制完成, 宣宗非常滿意,除對有關鑄制的官員封賞外,宣宗在十二月一日又敕令補鑄,件數大增竟在萬件之上,到宣德四年才造完成。若除去樂器,兵器等外其真正算是宣 爐鼎彝者則應在18千件。
宣德爐除御用外也分賜給了諸王及臣下還有京內各郊廟祭壇,甚至各地著名寺院,分佈非常廣泛,
然而在改朝換代之際,許多宣 德爐不但佚散了,甚至被大批銷毀,時至今日真宣德爐竟成為遇不可求的珍品,竟然失落得無蹤可尋。
有學者懷疑臺北故宮從北京故宮帶過去的僅有的四件也有疑 問。
-------------------------------------------------------------------------
 《宣爐匯釋》中經宣德爐歷來經歷的災難分為十種厄,
1、即燒班厄:嘉靖、隆度年間以前,當時崇尚燒斑,所以真正宣爐被重新燒斑。
2、本色厄:嘉靖、隆慶之後,又重新推重本色,又將傳世宣爐燒斑及包漿全部去除,重新製作藏金色等銅爐本色。
3、磨新厄:萬曆、天啟年間過份追求銅質顯露,所以競相將真爐磨治一新。

4、嵌款厄:宣德爐的樣爐及無款爐,有許多是美妙的真品,後人取得後便鑿空底部嵌入爐款。

5、鑿款厄:將無款的爐,加鑿偽款,以便增價牟利。這種除宣德款外還有偽制正德、嘉靖、萬曆、崇禎、康熙、乾隆等。

6、崇禎鑄錢厄:《烈皇小識》卷六載崇禎曾將內府庫藏的歷代各種銅器,其中包括上古三代銅器及宣德年間銅器,全數發給寶源局拿去熔鑄錢幣。
7、外國人進入中國後大量收購青銅器包括宣德爐,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審美觀,古玩商人竟相把舊宣爐磨成新爐,以博買家青睞。
8、敷色厄:為迎合各時期鑒賞家對宣德爐的審美追求,狡猾的商人將磨新的各款爐,或是色皮剝蝕的舊爐,重新敷上潮流色皮,使得真面日被遮掩。
9、鑿底厄:宣爐珍品重量與黃金相同,一些世俗人懷疑是純金所鑄,每每挖鑿底部取樣化驗,使爐留下了鑿痕。
10、配環厄:宣爐的獸耳,大多銜有銅環,流傳到後世很少有完整的,後配之環大多成色不同,有些裝配時無意間傷了爐腹或獸耳。除此十惡以外,宣德爐近代還受抗美援朝、大躍進、大煉鋼鐵、文化大革命等影響,所以500年來至今真的宣德爐是如此罕有可貴。
-------------------------------------------------------
 五、宣德爐的製作工藝
 宣 德爐是用失蠟法鑄造的,主要以風磨銅及鋅、錫等合金原料,也有傳聞說是金銀等33種貴重金屬礦物製成,但明代《宣德鼎彝譜》等書中並沒有記載,只是清 代以來的書中有所見聞。風磨銅及合金原料經經十二煉,最少也得六煉才可鑄器,因此每斤銅液燒到十二煉時,只剩四兩精銅了,採用失蠟法鑄造,後又經楊木 炭磨光處理,經工匠精心做色,使它更加完美,所以鑄出的宣爐銅質也就特別精美有珠寶的光彩手頭份量重。
--------------------------------------------------------------------------------------
六、宣德爐顏色
 宣德爐本身端麗無儔、渾樣天成的色皮,才是令諸家賞玩時擎為天人的主因。
昌襄《宣德爐哥注》: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談淡中發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膚柔膩可掐。

 宣 德爐的色皮,可謂變化萬端光是著斑色便有:葡萄朱砂斑如銅綠色、石青斑、石綠斑、黑漆古斑、,棗紅色、桑椹色、豬肝色、翡翠綠色、茶葉末色、水銀古色、藏 經紙色、土古色及鎏金、滲金、灑金等。

 

 造成這些不同的色澤,是用各種不同顏色精工料染制出來的。其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塗色與烘烤,才能將色料沁入爐體,有 的像使全器貼附一層梨皮,或像包裹一層粟殼,除此以外還有鑲嵌金銀或鑒金滲銀的。鑄工逐件黃時染制,將宣爐本色完全包裹起來,器表便覆蓋一層堅實入裡的皮色,最後打上一層白蠟罩護並使其寶色內涵,珠光外現便告完成。即使用利刃去剔它,也不容易利脫皮色,同時銅體本身隱藏在皮色之內,未與空氣或水氣接 觸,也就不會有生銅銹及銅器病的顧慮。

文獻中有很多古人稱美宣爐爐色的文辭。如項元汴《宣爐博論》說:宣德銅爐將寶石般的鋒芒內斂其中,只 現出溫潤如珠玉般的光澤,雖是談雅莊穆,而其中玉粒金屑的采飾,則在爐身的膚理間隱隱呈現,仿佛融雪時的冬日清晨,或是夜晚的雪光一般,晶瑩柔潤,映照四 方的光華,絕非其他的鼎彝所可以比擬的。

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宣爐中只有顏色是一般爐品所偽造不來的,爐色看來黯淡無 奇,但是卻隱隱透出奇幻的光彩,仿佛是柔膩而膚觸的活物般,如果逼近來看,好像是肌膚一樣的鮮活,若用溫火燒煉,爐色就會幻化成絢爛多變的色彩;如果是偽 制爐,外表看來雖然光彩奪目,但是實際銅質的膚理卻是乾槁而缺乏柔潤的光澤。昌襄《宣爐哥》說:宣德銅爐最奇妙的地方在於顏色,偽制的色皮外表炫眼奪目, 真正爐色卻是揉納於銅質中,從黯淡的表皮內發出奇特的光芒,就像是女子鮮嫩的肌膚一樣,柔軟細膩似可捏掐。……本色較淡的銅爐,是屬於晚期所燒的爐色,此 時鑄爐已經純粹是利用銅的本質來燒練爐色,所以爐色愈是淺談,反而愈能顯現出銅質的精采。

沈氏《宣爐小志》說:爐色雖然有 青赤白黑等的分別,實際上銅質只有青、黃、赤三種顏色,而沒有黑、白這兩種顏色,那種爐身純黑,俗稱黑漆古的顏色,是由青、紅兩種顏色的銅,經過長久的燒煉所結合而成的新顏色。白色則本屬於黃銅色,愈經過燒練而顏色愈談,看起來十分的古雅莊穆。爐色是依銅質而 定,銅質勻嫩者雖佳,若顏色與銅質不合時,一經火練就變化;銅質純淨者雖屬上乘,如果銅質和爐色不能相合時,長時期地用火功燒煉,反而更道致色澤枯死。這 是因為銅質與爐色是息息相關的,偽制的銅爐因為色皮掩蓋了銅的本質,所以由色澤的死沉或是鮮活來區分,就非常的清楚了。(粟皮色)、(茄皮色)這兩種顏色 銅液中摻入了三分鉛;(棠梨色)在銅液中摻入了五分鉛;(褐色)、(藏經紙色) 兩種分別摻入鉛三、四分之間。以上各種銅爐,都必須等到銅質煉得非常精緻時候,才會顯出光潤的色澤。

《宣爐匯釋》還將宣德 爐顏色分別詮釋,大約有三十種:(斑色方面) 仿宋燒斑色、仿古青綠色、朱砂斑、黑漆古斑、葡萄斑,(皮色方面)棗紅色、豬肝色、甘蔗紅、海棠紅、桑椹色、石榴皮色、茄皮紫、珊瑚色、杏黃色、蠟茶色、 粟殼色、棠梨色、秋白梨色、駱色、褐色、善魚黃色、藏金色、綠色、鸚羽綠、秋葵花色、茶葉末色、蟹殼青、水銀古色、雞皮色、覆於色等等。具體那種顏色為尚 品各家說法不一。

---------------------------------------------------------------

 七、宣德爐的銘款

 大多數宣德 爐款鑄在爐外底正中央,也有爐前的口下居中處,或幾爐的一側,極少有在內底正中。銘款均為陽文,其字體據《圖譜》摹傳有二種,其一是小篆銘款,有單字作或再加框的,有二字直書作宣德或加框的,有四字直書作宣德年制也有四字作一行的,其二是用歐陽詢體楷書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有一行直寫的,有一行橫寫的,而絕大多數為長方印款三行六字排列。銘款不論是小篆或楷到式的字,其中的上一橫筆都被省 略,這可能是因尊宣宗皇帝之故而特予諱省的,由此德字的省筆特徵征,也被引為鑒定真偽宣德爐的憑據之一。
 如何辨制識印款真 偽,是所有玩家的難題,因為並非落款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即為宣德皇帝所鑄爐。這是廣大玩家的共識。《宣爐匯釋》中記載了二十九種款樣可提供大 家參考。分為一、二、三、四、六、八、十、十二、十六字款,還有蟠螭款、太極款、圓花款、嵌款、李澄德款、且閑主人款等。

八、宣德爐仿品
 宣 宗雖在前後一年間敕令工部鑄制了大量的宣德爐,但當時分賜到皇宮之外者不過幾千件,有些還不是爐,而被賜的對象都是王公文武大臣、官府衙門,以及各地有名 佛寺道觀。此後自然還有臣屬會因功受到賜爐,但一般小官仕紳,以至民間大戶,卻是風聞而難得一見。於是一些原來主管過司鑄的官員們為謀私利將那些解散了的 鑄造工匠重新召集起來,按照當年鑄造工藝仿製,拋售於民間,從此開民間仿製之鳳。當時原工部侍郎吳邦佐仿鑄的宣爐最為著名,可與宣德三年鑄造的正宗宣德爐 媲美,但這絕不能列為真宣爐。據晚明天啟時(1626年)項子京的《宣爐博論》稱,當時真正的宣爐絕少,贗品到處都是,大概十爐九偽,所以真爐可價比氏 壁。在萬曆末年(約1614年前後)南京甘文堂,能仿鑄一種豬肝色的乳足爐極佳,另一位比甘氏不差的是蘇州周文甫,饑仿鑄魚耳及蛐耳兩種爐,他晚年所鑄者 已以與真器相差一等,當時亦被人搜購一空,價錢可達真爐的一半。清代以來,民間普通存在造偽者到處都有。經常能見到的還有正德、景泰、崇禎、康熙、雍正等 年款的爐制做也很精細。

從明到清由於文人雅士對爐的衷愛,還出現了大批文人私家鑄制爐,其款式質色也稱得上是佳品。如:琴書侶、玉堂清玩、仲師記、樹德堂、品竹齋、寶鼎、賞心、清玩、王旭、杲竹山房、乾清宮、正德年制、松月侶、杏樸齋清正主人等等上百種之多。

 九、宣德爐的鑒別

 宣德爐自宣德三年以來幾百年間,由於民間大肆仿製、工藝技術也不斷提高,時至今日那些原藏宮禁民間的正宗宣德爐與民間仿品混雜一起,以至魚目混珠,難辨真偽。難怪有些專家說,距今幾個年前的商周青銅器到處可見,距今500多年前的正宗宣德爐難見,真讓人廢解。
我認為真宣德爐的鑒別應遵循以下要求:
1、符合《宣德鼎彝圖譜》中所列的117種樣式,古樸典雅,追求純樸美。
2、銅質要精,當時是用風磨銅經過六至十二煉,同時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輕輕擦拭便泛出光澤,敦實而厚重所以手感非常重。
3、銘款要清楚,結構嚴謹,字體規整,與《宣德鼎彝圖譜》所載相輔。
4、外表色澤要美觀符合《宣德鼎彝圖譜》中介紹的顏色,鎏金或灑金宣爐金水很厚,給人一種不同凡器的感覺。
5、外表包漿要古樸,給人以珠光寶器的感覺。

 十、養爐



 收藏宣德爐,主要欣賞的就是造型和幽雅銅色,尤以不著纖塵,潤澤如處女肌膚,精光內含,靜而不囂為貴。

 這 種顏色的產生主要以銅質的含量不同而展現的色彩不同得到收藏者推崇。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撰文,提出一種看法,他認為銅爐的美包可以經過炭墼燒熱,徐徐 火養而成。銅色在火養過程中出現變化,越變越耐看,直到完美。燒爐者正是在添炭培灰,巾圍帕衷,把玩摩挲中得到享受和滿足。王先生介紹了《燒爐新語》共 32篇,篇名如下:爐說,論銅色不可制,急火燒煉法,製造燒爐具法,打磨香爐法,燒練方磚法,製造砂法,洗油頭髮法,急火燒爐分上中下三法,論紅藏金結霧 法,論水乍白結霧法,論墨漆古結霧法,論水查白結霧法,論秋葵結霧,論黃藏金結霧法,論蟹殼青結霧法,論蘋果綠結霧法,論藏錦色結霧法,論銅質老嫩難結 法,做橘皮爐法,打磨橘皮糙熟法,退爐法,煮花紋爐法,論各爐款式結法,揩抹香爐法,論爐清水做色之辨,論北鑄假色難成,下爐色免磨法,製造養炎罩式法, 打炭墼法,洗除斑點法。此文收錄在王先生《錦灰二堆》中。
 宣德爐收藏很有講就,必須經常把玩,不能放在潮濕的房間,保持室 內清潔十分重要,空氣污染的地方宣爐也容易生銹,把玩香爐手中不能有油漬和污漬最好帶上純棉手套,宣德爐為陳設品不應長期放在裹盒內保存。



 宣德鑪的帝王架式是有的 皮殼也是寶光內斂 款不是鑄的 這是一個謎

今天無論書本圖錄 或是網路資訊對於宣德鑪的紀錄描述已經比多年前 豐富精細。
幾年前在一家骨董店 無意中發現一件宣德鑪
見過一堆宣德鑪 會想買下來的原因
並不是因為撿到寶而是因為特殊的款識引起我的好奇心
底六字款 大明宣德年製與一般 路邊宣德鑪 甚至圖錄都不一樣
由於我對宣德官窯款下過功夫 因此聯想到 兩者之間的類似度 極高
下圖為路邊常見款
0904antiq (3)
小鑪
0904antiq (2)
我見到這件的款與外觀
 宣德鑪 十五世紀 橋耳 蓮瓣 花式爐 Xuande Incense Burner, lobulated lotus leaf shapexuande mark of the censer
Xuande Incense Burner, lobulated lotus leaf shape

看到這裡 就知道好奇心驅使之下 我會在合理的價錢之下買來玩了

老闆八十歲了 當年兩岸一開放 就跑北京 買些字畫雜項之類的回來做生意

這個鑪是當時北京供貨的人從某位藏家手裡放出的。

因此與一般家裡用的銅爐有所差別

我其實不懂宣德鑪

旁邊幾家骨董店擺了一些明清老宣德鑪 我買不起也不想買 因為都鑑定得差不多 當然價錢也差不多,沒有解密過程的樂趣。

拿回家就開始找資料比對 還真沒有一件一樣的

凡是仿的 必有所宗 圖錄找不到 那就奇怪了

把玩之間又發現怪事

別人底是平的

 0904antiq (4)

這個鑪卻是陷進來 看來完成之後底 受過重擊 略有扭曲

Xuande Incense Burner, lobulated lotus leaf shape
宣德鑪 十五世紀 橋耳 蓮瓣 花式爐 Xuande Incense Burner, lobulated lotus leaf shape

我是不知道 真正宣德三年的鑪 款是鑄時就有 還是皇帝看過 認可之後 才打上款識

這是有所本的

另外一個可能

就是老的無款真宣德三年鑪 被換底 加款

或是明清私家款被換底

以這個鑪的造型 重量 以及最近發現有清朝放大版 似乎這是個老鑪應該沒有問題

至於是不是宣德三年製的真宣德鑪 ,想想就好。

這就是玩骨董的樂趣 人人有機會 個個沒把握

如果假設圖錄上看到的都是明清仿品

是不是鑄款的都是仿品

而真正宣德皇帝御用的

是先讓他看過合格 再加熱打上年款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這件就是宣德鑪僅存的御用孤品

說真的 這樣的色皮 還真少見 仿也不會仿這色的

鑪上段厚,中段壁極薄 ,這是明朝 真品的特徵

寶光含蓄內斂 這是其二

造型 比例雅致 此其三

因此圖錄沒有反而是朝真宣德鑪 接近一步

參考

 升官進祿圖 銅鏡 黑漆描金  構圖畫法似元青花 gold paint on black lacquer on bronze mirror Ming or Yuan

 bs3

 bs5
 bs2
 at9
 


 對照
 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銅製 墨盒 應該是榮寶齋 製作

 ..................

總結
宣德三年爐是中國歷史上 煉銅工序 鑄銅器工藝的巔峰。
宣德鑪的收藏有多個層面與其他材質的器物收藏有所區別。
由於金屬類可以回收利用
因此遭逢的歷史劫難讓今天宣德銅爐收藏有些缺乏中心而各說各話
由於相關文獻偽作或明清商人 胡說八道的成分無法排除 因此反假為真 為貴 而真器蒙塵的機會頗大 圖錄 中沒人寫得下 :"此器為真正宣德三年鑪" 或"此為宣德年間御製鑪" 因此收藏價值難以更上一層樓 殊為可惜。
雖然如此 如果有某一個準則來做價值參考,就如同 宋汝官窯民窯 清仿造型 有款 無款等等
也是有一個標準
上面這一件的例子 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個不懂宣德鑪的人 只憑直覺 認為器足造型特殊 有帝王氣勢 款如宣德官窯款 就收來玩。這件可是擺在一家骨董店 人來人往 旁邊還有宣德鑪古銅器專賣店
這樣的例子恐怕還有
就算真鑪底變造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