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章是多年前寫的。
後來朋友提供一件南唐官用秘色瓷圖片,看來是耀州系產品。
然後這十幾年又出現鼎州窯
,邛窯,
在南宋官窯挖掘告一段落之後,
終於可以重新發現一下北方官用青瓷的故事了。
我沒能力,現在也不是給明確答案的時機。但是
說官汝窯有幾件,完全是學者配合商人的昧著良心,結合西洋人侮辱宋朝官窯工匠的胡說八道。
從五代到宋朝,北方青瓷提供官方使用的,絕對不是只有清朝皇帝那些汝窯官窯。
隨著河南陝西東北內蒙的開發建設,如果還相信那些二十世紀的學者專家,那麼世界當年製瓷巔峰的祖先,一定吞不下這口氣。
越窯的衰退,高麗青瓷的興起,二分天下是西方的認知。
但是歷史缺了一塊真相。
-------------------
2002年 唐代文物大展 天可汗的世界
讓我了解了除了明器類 唐三彩之外的唐代瓷器。
說真的,我對唐三彩沒什麼興趣。死人的用具,再怎麼說,不宜放家裏,洋人喜歡雕塑,
我研究的還是生活用的陶瓷。
這次展覽有一部是生活用具的昇華
副標 南青北白交會中的瓷器。
這篇論文 點出 北方邢窯白瓷 南方越窯祕色瓷 是宮廷級的名窯
而較一般使用的瓷器 ,還有耀州,禹縣鞏縣與長沙銅官窯,等高級窯場。
唐末天下大亂 ,人民遷徙流離 到了後周世宗柴榮時,天下局勢才趨於穩定。
但是
後周(951年-960年)有世宗毀佛的法難
吳越國,五代十國 的一國,由浙江臨安人錢鏐所創 ,以杭州為都。
在戰亂的年代,吳越 採 「善事中國,保境安民」與「休兵息民」的治國之策, 得以偏安東南。
吳越國,素有「東南佛國」之稱,以佛教的興盛而著譽當時,遺韻後世。歷代諸王皆崇信佛教,尤以末代國王錢俶奉佛最誠, 吳越地區得免於後周世宗毀佛的法難,成為延續佛教慧命之重地。
西元929 錢俶生於杭州
西元948 吳越國王錢俶即位
西元971 開始籌建雷峰塔
西元971-972 集中造磚時期
西元972 雷峰塔破土動工
西元977 雷峰塔竣工
西元978 吳越國王錢俶北上,降於宋,吳越國亡
西元988 錢俶卒
顯然後周與吳越在 951-960 年之間不是很合
這就解答後周柴榮為何要另尋官窯燒造與越窯略為不同的北方青瓷
而理論上這就是整個宋元到明清 忽北忽南的官窯史
柴榮為了表現與祕色瓷的不同
釉色要更多的藍 綠藍之間的意思 而不是綠黃之間
底足不要用滿釉 支燒的越窯方式
因此才有黃土色的說法
因此大家找來找去
其實還是在河南

當然會有一些新的作法 既然不滿釉 如何作出更 高級的足與桌面交接處
一 須更密合
二 擺放桌上時視覺更美
因此要有一黑線來區隔
這就出現了素燒胎要置入約0.5-1公分深的 高鐵質的水中 吸入更多鐵份
這解釋了粗土黃底的故事
其實並不粗 黃歸黃 打磨得很細緻滑感
這個方法汝窯也用了一下 因此北宋官窯應該也就是這樣過渡的t產品
只是汝窯後來又強調支釘而且要比祕色瓷小很多
查了一下汝窯圖錄
一般說法始燒於北宋早期
但是不要忘了後周才十年 後幾年才有力氣談官窯的事 (954年創960結束)
北宋一開始擱下了建官用青瓷窯的事 因為用定窯 也有越窯 耀州的選擇
因此柴窯就算在寶豐清涼寺
也不會有太明顯的獨立瓷片堆積層
但是圖錄上注明為墊燒的幾件器物中有一兩件 確實極有可能不是民汝窯而是柴窯
因為器型與精緻度超出民汝窯
可惜摸不到看不到實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