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古文物,藝術, 攝影 數位創作的網路線上博物館。收藏歷史, 綿延百年, 藉此分享各方雅士。 曾祖洪以南 遷居淡水,居達觀樓為樓主,祖父又遷台北大稻埕,設立達觀眼科醫院,因此以達觀為名。 。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台灣第一琴 萬壑松 與李白 李陽冰的關係
台灣第一琴 萬壑松 與李白 李陽冰的關係
自古琴產生至今,歷代都有對古琴的記載。
周朝:作為宮廷裏雅樂伴奏,以彈右手散音為主,弦數由五至二十七弦不等。主要作為歌唱的伴奏。作為純器樂彈奏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見於 《呂氏春秋》、《列子》)。著名琴師有春秋時期的鐘儀、師曠,戰國時期的伯牙、雍門周。著名琴曲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漢朝:七弦琴制基本定型,左手指法已有相當發展。著名琴論專著有桓譚的《新論》、蔡邕的《琴操》、揚雄的《琴清英》、劉向的《琴說》。著名琴曲有《聶政刺韓王曲》、《蔡氏五弄》、《別鶴操》、《飲馬長城窟》。
魏晉南北朝:出現嚮往超世隱逸思想的文人琴家,如魏晉時期的阮籍、嵇康、左思,南北朝時代的戴喁、宗炳、柳惲和柳諧。其他著名琴家有魏晉的 蔡琰(文姬)、阮鹹、劉琨。著名琴曲有《廣陵散》、《酒狂》、《梅花三弄》、《烏夜啼》及現存最早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南朝梁丘明所傳)。重要琴論專 著有嵇康的《琴賦》、謝莊的《琴論》、麴瞻的《琴聲律圖》、陳仲儒的《琴用指法》。
隋唐:唐曹柔發明減字譜,制琴術的發展。著名琴人有:隋的李疑、賀若弼、王通、王績和唐的趙耶利、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陳拙。著名琴曲有《大胡笳》、《小胡笳》、《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漁歌調》。琴論專著有薛易簡的《琴書正聲》。
--------------------------------------------------------------------------------------------------------------
我的解讀:
同樣一種樂器 琴(古琴) 有兩種用途與意義 。
宮廷伴奏 與 文人發抒情懷 單純彈奏 寓情意於琴音旋律中。樂隊琴師 與文人儒士 四藝(琴棋書畫)之一 。
因此今天看到的琴也是兩類,
對琴的擁有者 意義也分兩方面。
仲尼式一般認為與儒家有關,因此應屬後者。
既屬後者 則擁有者再加一個勉勵自己或是感慨的名字,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琴音屬性為萬壑松,第一位擁有的人 請李白題字為名,請李陽冰篆" 神而明之"四字於琴額 ,為琴名,就不是我胡扯的神話了。
----------------------------------------------------------------------------仲尼式古琴與儒家文化有關,儒興,文人喜用仲尼式琴。相對與宮廷琴師喜用的官琴樣式。
儒家文化的象徵之一的古琴在台灣應該更早,然而有紀錄而保存至今者,只有這把萬壑松琴。
萬壑松指的是琴的音色分類,因此可以有許多萬壑松琴。
這把琴的身分,是"神而明之 " 琴。
以刻於琴上的部位與李陽冰體篆字 原創性與藝術性來看,符合唐琴。
李陽冰 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字少溫 ,譙郡(今安徽亳州)人。 祖籍趙郡(治今河北趙縣),李陽冰五世祖李善權為後魏譙郡太守,徙至譙郡(治今安徽亳州) 文學家、書法家, 李白族叔(但李白年紀較李陽冰大)。 初任縉雲令,寶應元年 762,為 當塗令 ,李白往依之,病重不起,枕上授詩稿,十一月初十為李白的詩寫《草堂集序》,李白感激他,特作〈當塗李宰君畫讚〉,稱「縉雲飛聲,當塗政成」。 歷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晚年為將作少監,韓愈稱之「李監」。
「陽冰篆書,若古釵依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法書要錄》一書引《述書賦》曰:「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人稱「筆虎」 ,後人多效法其篆書筆法。
現存碑刻作品稀少 《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 《般若台題銘》於唐大曆七年 刻於福州會城烏石山上。
李白701-762 是著名琴人 ,
唐朝肅宗至德丁酉二年(西元757)
相當合理的推論,此琴應是作於今安徽江蘇浙江一帶,屬南琴樣式,與李陽冰有關聯。
-----------------------------------------------------------------------------------------------------
連橫《雅堂文集》的<台灣漫錄.唐琴>文云:
淡水洪逸雅(以南字)茂才,藏有古琴一張,為竹塹林鶴山(占梅字)先生之物,歿後流落,逸雅得而寶之,焦桐有知,亦可無憾。琴為唐代所製,上刻篆文「萬壑 松」三字,是其名也。又有「神而明之」四字,亦篆文。其下有三銘:一曰「潛園主人平生真賞」;一曰「希元林氏一字次崖」;一曰「林氏子孫永寶用之」,而鶴 山亦自銘其背曰「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 (757AD)」。
----------------------------------------------------------------------------------------------------------------------
古琴 ,又稱琴 、 瑤琴 、 玉琴 、 五弦琴和七弦琴 , ,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於 絲。 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於1920年代起為 改稱古琴, 初為5弦, 漢改為7弦,
琴是 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 有「士無故不撤琴瑟」 和「左琴右書」 之說。 位列 四藝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
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 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
隋唐
隋 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 董庭蘭擅彈《 胡笳 》等曲,流傳作品有《 頤真 》;期間新作琴曲有《 風雷引 》、《 昭君怨 》、《 離騷 》、《 陽關三疊 》和《 漁歌調 》等[10] :109 ,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 九霄環佩 」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唐代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 初唐時琴也傳到朝鮮和日本。 期間著名琴人還有李白 、 白居易 、 韓愈 、 趙耶利 、 薛易簡 、 陳康士和陳拙等。 [2]
-------------------------------------------------------------------------------
化城寺大鍾銘并序
噫,天以震雷鼓群動,佛以鴻鐘驚大夢。 而能發揮沉潛,開覺茫蠢,則鐘之取像,其義博哉。 夫揚音大千,所以清真心,驚俗慮;協響廣樂,所以達元氣,彰天聲;銘勳皇宮,所以旌豐功,昭茂德。 莫不配美金鼎,增輝寶坊。 仍事作制,豈徒然也。 粵有唐宣城郡當塗縣化城寺大鐘者,量函千盆,蓋邑宰李公之所創也。 公名有則,系玄元之英蕤,茂列聖之天枝。 生於公族,貴而秀出。 少蘊才略,壯而有成。 西逾流沙,立功絕域。 帝疇乎厥庸,始學古從政。 歷宰潔白,聲聞於天。 天書褒榮,輝之簡牘,稽首三復,子孫其傳。 天寶之初,鳴琴此邦,不言而治。 日計之無近功,歲計之有大利。 物不知化,潛臻小康。 神明其道,越不可尚。------------------------
神明其道 ,謂其治理之道神而明之。 《易·繫辭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李白天寶中期遊當塗時作
當涂令李陽冰在他的文集《草堂集序》中寫道:“陽冰試弦歌于當涂,心非所好。公暇不棄我,乘扁舟而相顧,臨當挂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
---------------------------------------------------------------------------------------------------
http://zh.wikipedia.org/zh-tw/古琴
http://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4-07-30/magazine3-1.htm
台灣歷史上 有 紀錄的第一把古琴 是林占梅的 萬壑松 唐琴
這把琴 我看到第一次是拆老房子時與一堆木頭舊書 在一樓的地上 已經破成幾片
我拔了兩根玉足藏起來
其他部分後來被我的外祖母小心撿好包好放到我房間一個書櫃的上面 幾十年
我後來 請人把它拼起來
摘錄
大約在民國八十九年初,筆者接到一位素不相識的洪先生來電,告知他家珍藏有一張唐朝肅宗至德丁酉二年(西元757)的唐琴(距今已1247年),琴名「萬 壑松」,希望我能代為考查此琴的來龍去脈,2並尋請名師髹漆,以保存先人遺物。聽聞之下,令我既驚且喜。因為在此之前,筆者曾閱讀過幾篇有關「萬壑松」唐 琴的文章,其中之一是連橫《雅堂文集》的<台灣漫錄.唐琴>文云:
淡水洪逸雅(以南字)茂才,藏有古琴一張,為竹塹林鶴山(占梅字)先生之物,歿後流落,逸雅得而寶之,焦桐有知,亦可無憾。琴為唐代所製,上刻篆文「萬壑
松」三字,是其名也。又有「神而明之」四字,亦篆文。其下有三銘:一曰「潛園主人平生真賞」;一曰「希元林氏一字次崖」;一曰「林氏子孫永寶用之」,而鶴 山亦自銘其背曰「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3
其二是林文龍先生的《林占梅傳》,書中提及林占梅雅好鳴琴,藏有古琴數張,其中一名「萬壑松」,後為洪以南所購得而寶藏,並云「洪以南秀才作古之後,『萬壑松』下落不明」。4
清咸豐三(1853)年癸丑中秋,林占梅在琴底龍池兩旁撰刻銘文,記載其來源及特色,今據所見此琴,錄其原文如下:
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質堅如玉,練紋作牛毛梅華斷,撫之音韻清揚而遠,洵千年彝器也。本同安理學家次崖先生所藏,因遭兵燹,歸登瀛陳氏,傳五葉,予力 購得之。夫石泐金寒,物久必弊,茲豈有神物護持,故得此不壞身耶?銘曰:如顯慶車存,如靈光殿峙,張此以和古松,共諧宮徵。咸豐癸丑中秋,銘於香石山房, 占梅鶴珊氏并書。17
清咸豐三(1853)年癸丑中秋,林占梅在琴底龍池兩旁撰刻銘文,記載其來源及特色,今據所見此琴,錄其原文如下:
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質堅如玉,練紋作牛毛梅華斷,撫之音韻清揚而遠,洵千年彝器也。本同安理學家次崖先生所藏,因遭兵燹,歸登瀛陳氏,傳五葉,予力 購得之。夫石泐金寒,物久必弊,茲豈有神物護持,故得此不壞身耶?銘曰:如顯慶車存,如靈光殿峙,張此以和古松,共諧宮徵。咸豐癸丑中秋,銘於香石山房, 占梅鶴珊氏并書。17
此一銘文曾分別見於本文前言所引連橫《雅堂文集》之〈台灣漫錄.唐琴〉及《雅言》。《雅言》記云:
臺灣僻處海上,藏書較少,金石、書畫之屬,亦不易睹。余聞新竹林鶴山收庋頗多,而身沒之後,流落殆盡。有琴一張,為洪逸雅所得,上刻篆文「萬壑松」三 字,是其名也。又有「神而明之」四字,亦篆文;下有銘:一曰「潛園主人平生真賞」、一曰「希元林氏一字次崖」,又曰「林氏子孫永寶用之」(潛園即鶴山之 園)。復識之曰:「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質堅如玉,練紋作牛毛梅花斷。撫之,音韻清揚而遠,洵千年彝器也。??。」18
臺灣僻處海上,藏書較少,金石、書畫之屬,亦不易睹。余聞新竹林鶴山收庋頗多,而身沒之後,流落殆盡。有琴一張,為洪逸雅所得,上刻篆文「萬壑松」三 字,是其名也。又有「神而明之」四字,亦篆文;下有銘:一曰「潛園主人平生真賞」、一曰「希元林氏一字次崖」,又曰「林氏子孫永寶用之」(潛園即鶴山之 園)。復識之曰:「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質堅如玉,練紋作牛毛梅花斷。撫之,音韻清揚而遠,洵千年彝器也。??。」18
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4-07-30/magazine3-1.htm
因此跟據篆字體 應為唐琴無誤
------------------------------------------------------------------------------------------
相關研究資料
1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七弦琴 简介
4
其中《易謙卦》筆法尤為瘦健。
清代王漱《竹雲題跋》稱它:“運筆如蠶吐絲,骨力如綿裹鐵。
”[1]其中安徽蕪湖十二中學校園的《謙卦碑》,是李陽冰在任當塗縣令期間,應友人之請所書而刻於石的。 此碑為篆書,氣勢犀利,風骨遒勁,筆法雄健。 蕪胡關監督張大用 為之題跋云:“陽冰篆書祖秦相斯,而筆力過之,舒元輿輩論之詳矣。是刻藏蕪湖王 氏,國初得之當塗縣治,風骨雅健,卓有古意。”可惜這“題跋”碑石在“文革”動亂中毀壞無存,而三塊《謙卦碑》至今猶存。
代表作:《三墳記》,唐大歷二年(767年)刻。 李季卿撰,李陽冰書。
《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 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是成就最高的。 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淨,婉曲翩然。
清孫承澤雲:“篆書自秦、漢以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今觀《三墳記》,運筆命格,矩法森森,誠不易及。然予曾於陸探微所畫《金滕圖》後見陽冰手書,遒勁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為認為《三墳記》以“瘦勁取勝”。 當代書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評介李陽冰的小篆:“線條或如垂柳之搖曳,或如流雲之舒卷,洋溢著一種抒情的氣息,代表著小篆書法在唐代復興的文采風流。”
李陽冰主編李白詩集《草堂集》並為序。 李陽冰在唐代以篆學名世,精工小篆,圓淳瘦勁,為秦篆一大變革,被譽為李斯後小篆第一人,對後世頗有影響。 自秦李斯創制小篆,歷兩漢、魏、晉至隋、唐,逾千載,學書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學中廢。 李陽冰嘗歎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陽冰曾刊定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為二十卷,但對原書的篆法和解說都大加改動。 此後,許慎的原本漸漸消失,而李氏刊本則盛行。 直至宋代初年,徐鉉奉詔校訂《說文解字》,對原書內容進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復許著原貌。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始學李斯《嶧山碑》,承玉筋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 線條上變平整為婉曲流動,顯得婀娜多姿。 《金壺記》稱“陽冰尤精書學,豪駿墨勁,當時人謂曰筆虎。
”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冰的傳授。 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 自稱:“ 斯翁(李斯)之後,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
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
大詩人李白有詩云:“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冰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
浙江縉雲李氏 開基先祖為唐代李陽冰,臺灣李 振球先生有“隴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説,浙江縉雲李氏家族的源流,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譜記載,知其宗族始於唐朝李陽冰。李陽冰,籍貫趙郡,他在唐朝時 期,來到浙江縉雲縣當縣令。李陽冰在任期間,某年,縉雲境內大旱,人民饑困,作為縣令的李陽冰十分憂慮,相傳他因愛民心切,而設奠禱于城隍廟,請求上天速 賜甘霖,並起誓説:“若三日不雨,必焚君廟。”後三日已到,天空晴朗無雨,李陽冰於是按其誓言,引火焚廟,一時間,城隍廟宇火焰沖天。正在這時,廟宇上空 突然烏雲密布,隨著滾滾雷聲,大雨傾盆。借助神功,縉雲久旱逢甘雨,是年喜獲豐收。這件事過後,李縣令因感城隍神恩,而重修廟宇于西山之顛,起名為“西山 廟”。李陽冰善篆書,有“篆聖”之稱,他親筆寫下了“祈雨始末,以篆書刻碑,樹立於廟側,碑名為。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此碑約三四百宇,迄今已歷一千二 百多年,現上海商務印書館法帖中收有該碑拓本。
李陽冰在仕內除了留下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外,還有另一座石刻,即“黃帝祠宇”碑。
後來,李陽冰離開縉雲,到繁昌去當縣令,他的後裔定居於繁昌,於是又有李志寫的譜序。李志正是縉雲李氏宗族之祖李陽冰的後裔,他發現自己家中所藏宗譜世系,與繁昌的李氏宗譜世系有一致的地方,於是考證兩地李氏,實為一源。
根據縉雲宗譜記載,李陽冰的後人,有名皋者,曾任廈門守備,不久又調任臺州(今屬浙江)守備,李皋就成為臺州李氏的始祖。
李皋其人,紅髯,身長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時封為健將。
李皋之後裔,有大德公者,把家從臺州遷到了縉雲,他便是縉雲李氏之始祖。據説德大公是一儒者,他從臺州翻山越嶺來到縉雲,遍訪崇山峻嶺,最後在距離縉雲 十里的周村居住下來,以當私塾先生為業,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實為義孝,就這樣幹了十年。周村有長者見其每日就餐前,先將學生送來的飯菜焚香供拜,問後 知他因先人尚無可葬之地,而隨身供奉,很為感動,於是許他擇村前鄭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這樣,李大德終於以十年的義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塊風水寶地。
李大德公九世孫,即當上宋朝刑部尚書的李志。李志,字旭山。傳説他曾就讀于仙都峰書院,一天傍晚,志公在專心攻讀經書,忽見窗外伸進一隻黑茸茸之怪手, 詰公毫不驚恐,信手以筆在黑手當中寫下旭山二字,只聽得窗外有乞饒之言,説:“請大人寬恕”。志公於是對他説:“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驅去,就放了你。”窗 外説:“當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濕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隱。一會兒呱呱之蛙聲果然遠去,從此獨峰書院方圓半裏地內,不聞田蛙之聲。對此,李振珠先生曾 親去考察,竟確屬真實,可謂奇矣。
縉雲李氏宗族發展至今,子孫眾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於同出一源,而集資合建總祠于縉雲城內。各支派選一理事,組織總祠理事會,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內部,排定字行,區分輩份,秩序井然。 ----------------------------------------------------
以前中國封閉時,只有台北故宮的琴可以研究。當年資訊有限。
唐代之前的玉筋篆
20160619
追查家傳唐琴萬壑松 琴製於唐肅宗至德二年。
朱晃建立後梁以後,於開平三年(909年)封為閩王,加中書令,升福州為大都督府,正式建立閩國。後唐建立後,後唐莊宗加王審知為檢校太師守中書令。
昭宗 李曄 888年6月21日-904年9月22日 龍紀 889年
景宗 哀皇帝(後梁太祖諡)(後唐莊宗追諡) 李柷 904年9月26日-907年6月1日 天祐 904年-907年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昭宣帝(即哀帝)。为收买人心,伪装豁达大度,矫诏召韩偓回京复职。韩偓深知一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携眷南逃到江西抚州。
因此跟據篆字體 應為唐琴無誤
------------------------------------------------------------------------------------------
相關研究資料
1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七弦琴 简介
①出土时间地点: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出土。
②尺寸:此琴全长 82.4厘米,面板长 50.8厘米,首宽 11.5厘米。
③形制及外观特征:此琴面板浮扣在底板上与之形成共鸣箱,尾部是一板状狭长实体。面板有磨损痕迹,磨损较严重的部位在弹弦处,即岳山内侧。说明这是一件长期演奏的实用乐器。形制与曾侯乙墓出土的琴一样,属同一种乐器,琴面有浅槽形痕迹,从琴的内侧侧边,离琴尾全长的三分之一处(约五度按音的位置)磨损的痕迹分析,有可能增加了五度音的按音演奏。
2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 简介
①出土时间地点:1977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 1 号墓出土。
②尺寸:面板长41.2厘米,宽18.1厘米,全长67厘米。
尾部为实体,长25.8厘米,宽6.8厘米。
③形制结构:琴面的岳山上有十条弦槽,岳山根部有十个弦孔,轸池内有十个琴轸,转动琴轸可微调琴弦。张弦的方法是弦的一端经过岳山系于十个琴轸上,另一端经过尾部系于下面的琴足上。琴面不平,略呈波浪式起伏,浮扣在底板上形成音箱。尾部翘起。琴整体涂黑漆。只能弹奏散音、泛音或幅度较小的滑音。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五弦琴 简介
①尺寸外观结构:全长115厘米,头宽7厘米,尾宽5.5厘米,厚度4厘米,隐间约106厘米。通体髹漆,边缘饰以彩绘花纹。琴体由独木雕成,中空,构成音箱,尾部为实体。岳山上有五道弦槽,平均距离约1.1厘米。岳山外侧琴面上有五个弦孔,尾端弦孔外侧有一方头圆柱。琴弦无存。
②其它特点:据此琴结构,推知其张弦方法是先将琴弦固定于首端弦孔下方,然后张于琴面岳山上,经尾端弦孔,由琴尾下方上翻,系于琴柱上。这件乐器可能是一种早期的琴。但其形体过于狭长,与记载不相符,也无法弹奏。而且古代五弦琴尚有数种,形制也相近,所以难以确定名称。从器物形体来看,它更接近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筑,暂名五弦琴。
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七弦琴 简介
①出土时间地点: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村1号墓
②尺寸形制:全长82.1厘米,面板长50.8厘米,琴身首尾等宽12.4厘米,外观与曾侯乙墓十弦琴相近,系弦七根,是发现年代最早的七弦琴实物。其大小与构造略近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琴,马王堆琴全长82.4厘米。
3
南朝古琴——万壑松风(仲尼式)
(音乐研究所藏)
简介:
①尺寸:此琴长123.5厘米,隐间117厘米,肩宽19.3厘米,尾宽14.7厘米,厚7厘米。
②特征:此琴漆层较厚,似分三层,底层为薄鹿角灰胎,中层为坚硬的黑漆,表层为薄栗壳色漆,后以朱漆修补多处。小蛇腹断,紫玉徽,额镶钧瓷,长方形龙池与凤沼。
③款识:琴背项间刻篆书 万壑松风 四字,其右上角刻 云谷老人 长圆形印,池下刻
水晶子藏 四字方印。龙池两侧刻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手写隶书长篇铭文。下刻 管平,
吉厂 两小方印。腹内纳音右侧有小字墨书 大通元年钟山沉约监制
。
隋代古琴——万壑松风(霹雳式)
简介
①尺寸:长122厘米,宽(额19.2厘米,肩21厘米,尾14.5厘米),厚6.8厘米。
②漆色断纹:面为黑及栗壳色间朱漆,底栗壳色漆,有蛇腹、流水及冰裂断纹。
③琴材:杉木面板,螺钿徽,象牙轸;岳山、承露、龙龈、冠角、雁足等均以硬木制成。
④琴腹款式:龙池内纳音两旁刻小楷两行——“隋逸士李疑作 干隆庚戌年皇十一子重修”
⑤琴背铭文:
(一)雁足与龙池间倒向刻篆书琴名 万壑松风 四字。
(二)龙池两旁倒向刻小楷铭文:九德三起冠宋唐
流传曾历两名王
开皇遗制连珠祖
汉后论琴第一张
山左夏一翁识 并命第七孙法圣重修
(三)题识下刻篆书大印两方:其一为 益王之宝 方印,其二为 黄南道人藏古 方印。
------------------------------------
李陽冰性喜刻石,顏真卿所書之碑多請他篆額。
他的著名書作有《三墳記》、《怡亭銘并序》、《城隍廟碑》、《易謙卦》、《滑台新驛記》等。其中《易謙卦》筆法尤為瘦健。
清代王漱《竹雲題跋》稱它:“運筆如蠶吐絲,骨力如綿裹鐵。
”[1]其中安徽蕪湖十二中學校園的《謙卦碑》,是李陽冰在任當塗縣令期間,應友人之請所書而刻於石的。 此碑為篆書,氣勢犀利,風骨遒勁,筆法雄健。 蕪胡關監督張大用 為之題跋云:“陽冰篆書祖秦相斯,而筆力過之,舒元輿輩論之詳矣。是刻藏蕪湖王 氏,國初得之當塗縣治,風骨雅健,卓有古意。”可惜這“題跋”碑石在“文革”動亂中毀壞無存,而三塊《謙卦碑》至今猶存。
代表作:《三墳記》,唐大歷二年(767年)刻。 李季卿撰,李陽冰書。
《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 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是成就最高的。 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淨,婉曲翩然。
清孫承澤雲:“篆書自秦、漢以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今觀《三墳記》,運筆命格,矩法森森,誠不易及。然予曾於陸探微所畫《金滕圖》後見陽冰手書,遒勁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為認為《三墳記》以“瘦勁取勝”。 當代書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評介李陽冰的小篆:“線條或如垂柳之搖曳,或如流雲之舒卷,洋溢著一種抒情的氣息,代表著小篆書法在唐代復興的文采風流。”
李陽冰主編李白詩集《草堂集》並為序。 李陽冰在唐代以篆學名世,精工小篆,圓淳瘦勁,為秦篆一大變革,被譽為李斯後小篆第一人,對後世頗有影響。 自秦李斯創制小篆,歷兩漢、魏、晉至隋、唐,逾千載,學書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學中廢。 李陽冰嘗歎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陽冰曾刊定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為二十卷,但對原書的篆法和解說都大加改動。 此後,許慎的原本漸漸消失,而李氏刊本則盛行。 直至宋代初年,徐鉉奉詔校訂《說文解字》,對原書內容進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復許著原貌。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始學李斯《嶧山碑》,承玉筋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 線條上變平整為婉曲流動,顯得婀娜多姿。 《金壺記》稱“陽冰尤精書學,豪駿墨勁,當時人謂曰筆虎。
”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冰的傳授。 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 自稱:“ 斯翁(李斯)之後,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
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
大詩人李白有詩云:“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冰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
福建省唐五代碑刻
http://news.artxun.com
2009-02-09 18:14:21 来源: 博宝网 作者: 徐自强 吴梦麟 著
相关 李阳冰
历代碑刻
唐、五代
①《陈元光墓碑》
漳州九龙里石鼓山,唐贞元二年(786年)从原葬之绥安溪大峙原迁葬今址。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附近大石边刻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漳浦蔡世远侍郎撰写的“修墓记”。
②乌石山摩崖石刻
乌石山为福州市城内三山之一。山上摩崖题刻多达200多处,遍布各角落。著名者:
唐李阳冰大历七年(772年)篆书“般若台”;《般若台记》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按原拓重新镌刻。乌石山现存唐代石刻造像。
浙江縉雲李氏 開基先祖為唐代李陽冰,臺灣李 振球先生有“隴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説,浙江縉雲李氏家族的源流,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譜記載,知其宗族始於唐朝李陽冰。李陽冰,籍貫趙郡,他在唐朝時 期,來到浙江縉雲縣當縣令。李陽冰在任期間,某年,縉雲境內大旱,人民饑困,作為縣令的李陽冰十分憂慮,相傳他因愛民心切,而設奠禱于城隍廟,請求上天速 賜甘霖,並起誓説:“若三日不雨,必焚君廟。”後三日已到,天空晴朗無雨,李陽冰於是按其誓言,引火焚廟,一時間,城隍廟宇火焰沖天。正在這時,廟宇上空 突然烏雲密布,隨著滾滾雷聲,大雨傾盆。借助神功,縉雲久旱逢甘雨,是年喜獲豐收。這件事過後,李縣令因感城隍神恩,而重修廟宇于西山之顛,起名為“西山 廟”。李陽冰善篆書,有“篆聖”之稱,他親筆寫下了“祈雨始末,以篆書刻碑,樹立於廟側,碑名為。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此碑約三四百宇,迄今已歷一千二 百多年,現上海商務印書館法帖中收有該碑拓本。
李陽冰在仕內除了留下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外,還有另一座石刻,即“黃帝祠宇”碑。
後來,李陽冰離開縉雲,到繁昌去當縣令,他的後裔定居於繁昌,於是又有李志寫的譜序。李志正是縉雲李氏宗族之祖李陽冰的後裔,他發現自己家中所藏宗譜世系,與繁昌的李氏宗譜世系有一致的地方,於是考證兩地李氏,實為一源。
根據縉雲宗譜記載,李陽冰的後人,有名皋者,曾任廈門守備,不久又調任臺州(今屬浙江)守備,李皋就成為臺州李氏的始祖。
李皋其人,紅髯,身長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時封為健將。
李皋之後裔,有大德公者,把家從臺州遷到了縉雲,他便是縉雲李氏之始祖。據説德大公是一儒者,他從臺州翻山越嶺來到縉雲,遍訪崇山峻嶺,最後在距離縉雲 十里的周村居住下來,以當私塾先生為業,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實為義孝,就這樣幹了十年。周村有長者見其每日就餐前,先將學生送來的飯菜焚香供拜,問後 知他因先人尚無可葬之地,而隨身供奉,很為感動,於是許他擇村前鄭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這樣,李大德終於以十年的義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塊風水寶地。
李大德公九世孫,即當上宋朝刑部尚書的李志。李志,字旭山。傳説他曾就讀于仙都峰書院,一天傍晚,志公在專心攻讀經書,忽見窗外伸進一隻黑茸茸之怪手, 詰公毫不驚恐,信手以筆在黑手當中寫下旭山二字,只聽得窗外有乞饒之言,説:“請大人寬恕”。志公於是對他説:“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驅去,就放了你。”窗 外説:“當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濕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隱。一會兒呱呱之蛙聲果然遠去,從此獨峰書院方圓半裏地內,不聞田蛙之聲。對此,李振珠先生曾 親去考察,竟確屬真實,可謂奇矣。
縉雲李氏宗族發展至今,子孫眾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於同出一源,而集資合建總祠于縉雲城內。各支派選一理事,組織總祠理事會,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內部,排定字行,區分輩份,秩序井然。 ----------------------------------------------------
以前中國封閉時,只有台北故宮的琴可以研究。當年資訊有限。
隨著這幾年中國對古文化藝術開放,越來越多的 資料出現,古琴研究應該是明朗多了。
唐代之前的玉筋篆
20160619
追查家傳唐琴萬壑松 琴製於唐肅宗至德二年。
唐末五代,閩國相對穩定,王氏三兄弟風評佳"賓賢禮士,衣冠懷之"
這把座琴應該就是這樣流入泉州。
--------------------------------------------------------
唐末 王審知 福建留後,上表朝廷。光化元年(898年)春三月,被
冊封為威武軍節度留後、檢校太保、刑部尚書。冬十月,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省右僕射、威武軍節度使。三年春二月,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又改授光祿大
夫、檢校司空、特進、檢校司徒。天復二年(902年),授賜武庫戟十二枝,立於私邸大門之前。天祐元年(904年)夏四月,唐朝派遣右拾遺翁承贊前往福
州,加王審知為檢校太保,封琅琊郡王,食邑四千戶,實封一百戶。
朱晃建立後梁以後,於開平三年(909年)封為閩王,加中書令,升福州為大都督府,正式建立閩國。後唐建立後,後唐莊宗加王審知為檢校太師守中書令。
《舊五代史》:「審知起自隴畝,以至富貴。每以節儉自處,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徭薄斂,與民休息。三十年間,一境晏然。」
《十國春秋》:「太祖昆弟英姿傑出,號稱三龍。據有閩疆,賓賢禮士,衣冠懷之。抑亦可謂開國之雄歟?廼卒之,臣服中原,息兵養民,大指與吳越畧同,豈非度量有過人者遠哉!」
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尊審知長兄王潮為「威武尊王」、次兄王審邽為「泉安尊王」,視為鄉土神明供奉,合稱開閩三王。
-------------------------------------------------
肅宗 李亨 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5日 至德 756年-758年
昭宗 李曄 888年6月21日-904年9月22日 龍紀 889年
大順 890年-891年景福 892年-893年乾寧 894年-898年光化 898年-901年天復 901年-904年天祐 904年
景宗 哀皇帝(後梁太祖諡)(後唐莊宗追諡) 李柷 904年9月26日-907年6月1日 天祐 904年-907年
-------------------------------------------------------------------------------
唐山的故事---讀閩國史的發現。
---------------------
讀韓偓的故事
再溫習唐朝最後幾年的故事。
文化中國與泉州,又多了一個連結的證據。
----------------------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 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 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帝以王赞、赵崇为相,胤执赞、崇非宰相器,帝不得已而罢。赞、崇皆偓所荐为宰相者。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郑 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帝执其手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还 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昭宣帝(即哀帝)。为收买人心,伪装豁达大度,矫诏召韩偓回京复职。韩偓深知一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携眷南逃到江西抚州。
--------------------------------
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重视延揽人才,派人到抚州邀韩偓入闽。天祐二年(905年)八月,韩偓自赣入闽。
------------------------------------------------
豐州 (福建),福建福州在陳朝和隋初的舊名
南安市(閩南語:Lâm-oaⁿ-chhī),雅稱武榮,為中國福建省下轄的一個縣級市,由泉州市代管,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中游。南安是明清風雲人物鄭成功、洪承疇的故鄉。南安也屬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於近代有大量南安人遷居海外,南安也被成為中國著名僑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