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發展史 甲骨 金文 大篆 到秦漢 有李斯整理的小篆書而盛,因此篆刻多宗秦漢。使用則到漢初,甚至於在刻石碑的碑額亦被使用,不過日常生活乏人書寫,至漢時漸被隸書取代,至唐隸書又被真書或楷書替換。然而失去日常使用反成藝術文字而有李陽冰以篆書體揚名於唐代。
古琴斷代困難 也不科學
唐琴又分官琴 與南方琴
全長為121.2公分,琴額長9.8公分,寬18公分;肩自三徽始,長46公分,寬20.7公分,由寬而漸狹,猶如劍身,中寬(六徽處)18.8公分,下寬(八徽處) 16.5公分;腰自八徽至十徽,長22.2公分,尾長21.5公分。如據鄭中的<唐宋元明琴器流變>一文,敘及中唐、晚唐古琴的形制各有不同,中唐始於唐肅宗至德元年,其琴形制渾厚,表現在面版的弧度具有渾圓而肥之象,在項與腰的上下邊楞削圓,使側面減薄,與兩側之厚薄,接近一致,琴額由軫池向上斜出,使頭的邊沿厚薄與周邊接近,經過這樣處理的琴,雖厚而毫無蠢笨之象,這是中唐琴突出的特點。而唐琴的肩都自三徽始,寬不小於20公分,腰由八徽至十一徽左右,足在九徽之下,尾寬不窄於14公分。琴的尺寸,中唐多為121公分左右(盛唐雷氏琴為123公分左右),33晚唐琴則兩種尺寸都有。那麼林占梅的「萬壑松」琴似乎合於上述中唐琴的規格,或許可證實為唐琴,何況又是仲尼式
唐代官琴較大 豐滿圓潤 唐的篆書字體 是歷史上最圓潤的 以萬壑松三個字的字體 唐字體是無疑的
我以前相信專家以為是否唐琴有爭議
經過仔細復原 與自己研究篆書 篆刻
終於真相大白
《易·系辭上》:“紀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林希元(1481—1565年),宇茂貞,號次崖,同安翔風裏山頭村人。少年脫穎苦讀,因家境貧寒,中秀才後到鳳山天興寺設塾授徒九年。明正德十一年(1516 年)中舉,次年聯捷進士。初授南京大理寺評事。http://wen20091111.blog.hexun.com.tw/48992613_d.html
登瀛 泉州地名 陳氏 宋代始
此琴製自唐肅宗至德二年,質堅如玉,練紋作牛毛梅華斷,撫之音韻清揚而遠,洵千年彝器也。本同安理學家次崖先生所藏,因遭兵燹,歸登瀛陳氏,傳五葉,予力購得之。夫石泐金寒,物久必弊,茲豈有神物護持,故得此不壞身耶?銘曰:如顯慶車存,如靈光殿峙,張此以和古松,共諧宮徵。咸豐癸丑中秋,銘於香石山房,占梅鶴珊氏并書。
media.hcccb.gov.tw/manazine/2004-07-30/magazine3-1.htm
中國文字發展史 甲骨 金文 大篆 到秦漢 有李斯整理的小篆書而盛,因此篆刻多宗秦漢。使用則到漢初,甚至於在刻石碑的碑額亦被使用,不過日常生活乏人書寫,至漢時漸被隸書取代,至唐隸書又被真書或楷書替換。然而失去日常使用反成藝術文字而有李陽冰以篆書體揚名於唐代。
李陽冰,唐大曆年間人,字少溫,原出生在趙郡(河北趙縣)人,後來居住雲陽,最初曾任縉雲令,當塗令的官位,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據說當時篆書已成絕學,可是卻又逐漸出土篆字的石碑,不過這所謂的「碧落碑」被視為無價值的作品,但李陽冰受了影響,發奮圖強研究篆書,而成為獨一無二的唐代篆書大家。
李陽冰的篆書「三墳記」直接帶領後來學篆書有一明確的方向,他除了篆書之外,更擅於隸書, 當時以楷書著名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所寫的碑,碑額多數由李陽冰以篆書書寫,可見在當時足與顏真卿比美。
而篆書在唐代用於抬頭 標題的藝術性 因此而確立
本琴 底面最上方 以唐篆字體刻 此四字
頸部刻 萬壑松三字
從任一角度看 都符合唐琴 甚至不見於其他所謂唐琴
如果不是我自己研究篆刻篆書 還真被那些專家胡弄了
故宮有所謂唐琴後被證明是明琴 乾隆特展 不少瓷器斷代 窯 錯誤
因此 盡信專家 不如無專家
中國骨董鑑定 目前浮現也是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