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置一個網上博物館的難題與優勢 攝影
線上或網路上的博物館
沒有實體的東西放在眼前 是缺點
然而如果今天去參訪故宮
第一距離遠
第二燈光昏暗
第三公告不能拍照
因此只有買出版品回家慢慢看
這麼百貨公司化的國家博物館
大概只有台灣文化部管轄的不長進 莫名其妙 靠大陸客賺錢的博物館才會如此做。
私人要建構一個博物館 實體的 一定賠錢,而且無法滿足我自己觀賞文物的期待。
前幾天與文化界的友人聊天,
一開始對我的特立獨行有些疑問。"你的東西有沒有專家鑑定過?"
"你的拍照有沒有專業? "
是兩個好問題。坦白講,現在兩岸鑑定專家,敢替人開保證書的是惡名昭彰,不敢出名的都很低調,一些網友對特定收藏類別功力其實都相當高。台灣的專家其實已經遠遠落後中國的特定領域專家。當然中國地廣物博,通各門類的其實也不多。
拍照的問題
從使用的相機 打光 角度 修飾到呈現是一門大學問。
無實物之下,拍出讓人信服的,足以鑑定的照片,又能有味道,體現當年這些物品工匠與主人欣賞狀態原貌,絕對不是一般攝影師,沒有對物品認識 專業與感情能拍出來的。
我說身為醫師如何拍死東西器官 翻拍照片哪有不懂。我曾經弄個小棚,拍出沒味道的死照片,就像博物館或拍賣圖錄一樣的東西,我放棄了。
當年實境的光線條件,自然陽光,不同地理氣候時間,變化的光譜,室內煤油燈,蠟燭光,
隨意把玩,順光逆光側光透光等等,一定會以最具美感的方式擺設把玩。東西要拍出生命,
我還在不斷研究之中。
以下是最近嘗試的例子。










以下這位丁先生是中國歷史上富人的典範

1 則留言:
"百貨公司化的國家博物館" ~~~ 哈
只要在門口見到一堆堆鬧哄哄的遊客團 ,
根本就打消想進去逛逛的雅興了 ~
張貼留言